近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公布了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4年度立项结果。我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项目1项和“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3项。
王绍荣教授担任“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中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多燃料发电/储能循环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由我校牵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总经费1693.94万,下设4个课题。项目针对氢/碳/氮基燃料发电和电解的需求,拟研究关键材料离子输运机制与多燃料可逆电催化机理,探索电化学反应与能质输运耦合机制,明晰电堆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规律,开发多燃料RSOC发电/储能系统样机,开展多场景示范验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苗真勇教授担任“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含锗褐煤资源定向热解深度挥发提锗过程强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该项目主要围绕现有褐煤提锗技术锗回收率低、过程辅料消耗大等问题,提出褐煤中战略性金属锗元素梯度富集的研究思路,拟开发一种基于资源高值化利用的褐煤提锗绿色工艺,旨在形成含锗褐煤资源定向热解深度挥发提锗过程强化技术体系。
曹景沛教授担任“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褐煤资源定向转化制备化学品和特种燃料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该项目针对褐煤热解和焦油转化技术中焦油收率低、品质差等问题,旨在开发基于疏水催化过程强化与低氢耗的焦油重质组分饱和加氢技术,构建褐煤高效定向制备化学品和特种燃料关键技术,推动低阶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进步。
王虹教授担任“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矿物复合材料深度处理太阳能硅片切割有机废水关键技术开发”项目负责人。该项目主要围绕太阳能硅片切割有机废水治理,旨在突破矿物复合材料定向制备和结构精确调控技术,构建基于具有优良性能的矿物复合材料的深度处理太阳能硅片切割有机废水的技术体系,推进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绿色发展,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
这些项目的成功获批,是我院科研能力提升的集中展现,标志着我院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完善交叉成果共享机制,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质量国际化发展战略,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以高水平、有组织科研自立自强谱写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篇章。
撰稿:丁可可
审稿:董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