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倚可向大家介绍李白的生平
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区,同时推进红色教育,7月24日,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前往睢宁县睢城街道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带领暑托班的小朋友回顾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
上午9时,“同路人”巡讲团成员赵倚可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主题,生动讲述了李白烈士的传奇人生。李白1910年出生于湖南浏阳,自幼家境贫寒,却怀揣革命理想,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秋收起义和长征。在长征途中,他提出“电台重于生命”的号召,并以此作为毕生信念。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白化名李霞,潜伏上海,利用秘密电台架起上海与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为抗战胜利传递了无数重要情报。赵倚可还特别讲述了李白与妻子裘慧英假扮夫妻、共同战斗的故事。1942年中秋之夜,李白夫妇在敌人包围的危急关头,仍坚持完成发报任务,最终被捕。在狱中,面对酷刑,他们坚贞不屈,直至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李白继续投身革命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赵倚可表示,尽管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但李白烈士用生命守护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已升华为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对忠诚、勇气和信仰的最好诠释,将永远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此次宣讲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李白烈士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跨越时空,依然在新时代回响,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赵倚可 马欣然 王海帆
摄影:王晓霞 李莺彤
一审:李 双
二审:马成成
三审:周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