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国矿业大学“燎原二十站,彭城红色行”星火实践团走进徐州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这座承载着苏北革命火种的红色地标,成为实践团成员以青春之力接续红色传承的实践场——在与历史对话中应用知识、淬炼信念,让红色基因在社会接触中真正融入青春血脉。
作为徐州地区早期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吴亚鲁的革命足迹在此深深镌刻。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踏入古朴院落,院中吴亚鲁亲手栽种的百年石榴树枝繁叶茂,成员们围绕“革命理想如何生生不息” 展开讨论,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史,分析吴亚鲁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的精神内核,将“理想信念”的理论认知转化为对具体历史场景的理解。展厅内,泛黄的书信手稿、磨损的革命刊物、黑白的历史照片不再是静态展品,成员们分组梳理史料,还原 1920 年代吴亚鲁秘密开展工人运动的时间线,在比对文献中锻炼历史考证能力。
展区内,1925年《徐州工人周刊》复制件前,成员们驻足沉思。结合传播学知识分析这份印量不足百份的刊物如何成为工人觉醒的 “光”:有人研究刊物的传播范围与受众群体,有人探讨文字内容如何贴合工人需求,在跨学科视角中理解革命宣传的智慧。“先辈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仍能精准触达群众,这种扎根社会的实践能力,正是我们当代青年需要学习的。” 实践团成员郭嘉在交流中说道。
作为“燎原二十站,彭城红色行”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此次深植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的实践,让成员们完成了一次深刻的价值观重塑。大家表示,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地,更是青年成长的“精神训练场”:从史料梳理中提升历史分析能力,从革命实践案例中学习社会动员智慧,从先辈事迹中坚定理想信念。未来将带着这份成长,让青春力量成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鲜活载体,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践行青年担当。
作者:郭嘉 雷澍 马雅琦
摄影: 郭嘉
一审:陶冰冰
二审:马成成
三审:周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