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底座
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正视图
为探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意义,体会水资源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感受南水北调工程为百姓的生活带来的便利。8月22日志愿行动部部员李智渊跟随当地南水北调工程干部参观了淅川南水北调移民纪念馆。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曾提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限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部员李智渊在当地南水北调移民工程干部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南水北调工程壁画,壁画形象细致记录了南水北调工程中难忘的一幕幕,带队干部又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壁画里藏着的故事,仿佛置身现场,看见淅川百姓不讲条件积极服从国家安排迁离故土,看见工程队承诺将在两年内完成四年任务……随后进入纪念馆内部,参观当年的真实影像资料、沙盘、实物等内容,李智渊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这座为淅川移民们所建设的移民纪念馆不仅代表着淅川人民的爱国精神和百姓们的大局观,深藏着淅川人怀着对家国民族的大爱;更是淅川人民毅然决然地走出去,留下的巍巍背影,创造的感人魂魄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便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家国情怀,是舍家为国的凛然大义,是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淅川移民精神”。
南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北方,滋润着一座座干涸的城市,这一渠清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记载着朴实善良,平凡而伟大的付出;是一座精神的丰碑,铭刻着奉献的力量,留存着可歌可泣的情怀;是人民至上、协作共享的国家精神,艰苦奋斗、创新求精的工程建设精神;是顾全大局、爱国奉献的移民精神;是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的工作精神。
作者:杨正伟 郭鑫 张肖思睿
摄影:李智渊
审核:孙志强